搜尋結果

以下是含有 韋伯太空望遠鏡的搜尋結果,共17

  • 東海傑出校友揭曉 六大領域菁英點亮70週年校慶

    東海傑出校友揭曉 六大領域菁英點亮70週年校慶

    東海大學70週年第26屆傑出校友名單揭曉!當選的六位校友分別來自科技、醫藥、半導體、人文、科學與公共服務領域,展現東海培育跨界人才的深厚實力。

  • 燦爛奪目!NASA發布「龍蝦星雲」新生星團珍貴美照

    燦爛奪目!NASA發布「龍蝦星雲」新生星團珍貴美照

    美國航太總署(NASA)4日發布的最新畫面顯示,韋伯太空望遠鏡攝得距離地球5500光年一群數千顆新生恆星閃閃發光的燦爛場面,令人讚嘆。

  • 離地球僅35光年!L98-59系統5號行星可能適合生命

    離地球僅35光年!L98-59系統5號行星可能適合生命

    科學家已經確認,就在我們附近的 L 98-59 系統的第5號行星,可能是一個擁有水或火山活動的岩石行星,這代表著它可能適合居住。由於它離我們僅35光年,在未來太空航行技術略有進展時,或許人類真有機會前去瞭解。

  • K2-18b行星 測得兩生命體化合物

    K2-18b行星 測得兩生命體化合物

     英國劍橋大學最新研究顯示,遠在太陽系之外的行星「K2-18b」偵測到兩種在地球上僅由生命體產生的化合物,藉此推測當地可能存在生命跡象。本次的發現為迄今太陽系以外存在生命的最有力證據,但學界意見分歧,尚無法斷定外星生命存在。

  • 有影嘸?科學家發現系外行星K2-18b存在生命「最有力證據」

    有影嘸?科學家發現系外行星K2-18b存在生命「最有力證據」

    銀河系裡是不是還有別的生命星球?天體生物學一直在研究這個問題,一個名叫K2-18b的系外行星,似乎頗有可能,多年以來一直被反覆討論。現在科學家再次補上了新的證據,令我們對這個質量大約是地球的8倍的「超級地球」充滿聯想。

  • 最遠星系意外發現氧和重金屬 天文學家驚呆了

    最遠星系意外發現氧和重金屬 天文學家驚呆了

    天文學家在已知最遙遠的星系中,意外發現了氧和重金屬等元素。這個星系距地球134億光年,意味著它形成於宇宙早期。而天文學家認為,大爆炸在138億年前創造了宇宙。

  • 虛驚一場!小行星2024 YR4撞地機率近乎為0

    虛驚一場!小行星2024 YR4撞地機率近乎為0

    美國國家航太總署(NASA)與歐洲太空總署(ESA)25日表示,近期發現的小行星「2024 YR4」已經不會對地球造成直接威脅,未來數年內將安全飛掠地球。

  • 120億光年星系熄火!台大教授解開早期宇宙之謎

    120億光年星系熄火!台大教授解開早期宇宙之謎

    台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助理教授吳柏鋒使用詹姆斯·韋伯太空望遠鏡(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)的觀測數據,發現一個距離地球約120億光年的特殊星系正在快速排空自身的氣體儲備。該星系的光來自宇宙大爆炸後僅15億年的時期,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最遙遠且最早期的寂靜星系,為理解早期宇宙演化機制提供了關鍵線索。這項研究於1月6日發表於《天文物理期刊》。

  • 最宜居星球找到了!恐有液態水 每13天就過一年

    最宜居星球找到了!恐有液態水 每13天就過一年

    有鑑於科技不斷進步,各種汙染也不斷侵蝕著地球,人類積極尋找適合移居的行星,日前科學家發現一顆體積介於地球和金星之間的星球「葛利斯12b」,只需光速飛行40年可抵達,且每13天就過完一年。不過即便如此,以現行科技而言,搭乘最快的太空船前往也得耗費22.5萬年。

  • 社評/太空競賽 陸超俄趕美爭霸主

    社評/太空競賽 陸超俄趕美爭霸主

   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日前發射長征三號乙火箭搭載衛星升空,國防部記取教訓,未發出「國家級警報」簡訊,只按一般程序發布預告。國防部的預告其實多舉一此,因為大陸發射火箭非常頻繁,2023年共發射67次,未來會愈來愈頻繁,台灣只要區別好火箭與飛彈,不需要擔心大陸搭載衛星的火箭。

  • 旺報社評》太空競賽 陸超俄趕美爭霸主

    旺報社評》太空競賽 陸超俄趕美爭霸主

   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日前發射長征三號乙火箭搭載衛星升空,國防部記取教訓,未發出「國家級警報」簡訊,只按一般程序發布預告。國防部的預告其實多舉一此,因為大陸發射火箭非常頻繁,2023年共發射67次,未來會愈來愈頻繁,台灣只要區別好火箭與飛彈,不需要擔心大陸搭載衛星的火箭。

  • 最古老「死亡」星系 解開不再生成新恆星的謎團

    最古老「死亡」星系 解開不再生成新恆星的謎團

    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早期的一個星系(Galaxy)殘骸,也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「死亡」星系,這一個研究發現有助於解開星系的一個謎團,即為何有些星系會突然停止製造新恆星的原因,這項研究本週三(6日)已經發表在權威期刊《自然》(Nature)上。

  • 「目標對手不再是NASA」港媒:陸正利用太空站測試各種晶片取得優勢

    「目標對手不再是NASA」港媒:陸正利用太空站測試各種晶片取得優勢

    據觀察者網引述香港《南華早報》1月24日報導,隨著航天科技領域不斷取得突破,中國正利用自己的「天宮」太空站測試各種晶片處理器並取得技術優勢,而如此大規模的在軌晶片測試,對於中國的太空雄心可謂是至關重要。

  • 130億歲 韋伯望遠鏡發現「最古老黑洞」解釋了一道難題

    130億歲 韋伯望遠鏡發現「最古老黑洞」解釋了一道難題

    韋伯太空望遠鏡(JWST)發現有史以來觀測到最古老的黑洞,距今有130億年的歷史,僅約在大爆炸後4億年形成,而且他吞噬物質的速度比預期還要快,這樣的現象為天文學家開了一扇窗,即大型黑洞如何增長的理論提供了一些關鍵資訊。

  • 連分子都崩解!極惡劣環境 竟發現「類地行星」形成

    連分子都崩解!極惡劣環境 竟發現「類地行星」形成

    德國天文學家又驚又喜!韋伯太空望遠鏡(JWST)發現類地行星在極為苛刻的星系環境中形成,那裡無時無刻都存在著能夠破壞分子結構的超強紫外線輻射轟擊,研究發現龍蝦星雲(Lobster Nebula)中至少存在一個足以形成行星的盤狀結構,並且擁有岩石行星的基本組成成分,這項研究目前已經發表在《天體物理學期刊》(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)上。

  • 著名的哈雷彗星在本周抵達最遠日點

    著名的哈雷彗星在本周抵達最遠日點

    歷史上最著名的哈雷彗星(1P/Halley Comet),將在12 月 9 日星期六,到達它的遠日點,就像是折返跑的遠標點一樣,是它長久以來穿越太陽系旅程的關鍵處,接下來,它的緩慢的接近我們。

  • 今年11月 堪稱科學突破月 外媒盤點一次看

    今年11月 堪稱科學突破月 外媒盤點一次看

    今年11月有許多科學發現和突破,例如由於氣溫上升,獵豹的捕獵習性產生變化、天文學家發現了發現了最古老的黑洞,僅在宇宙大爆炸後沒多久後誕生、歐幾里得太空望遠鏡(Euclid Telescope)拍下了第1批照片、1套名為「Grok」的全新人工智慧模型,以及捕捉到距離地球20億光年的1顆恆星爆發釋放出來的伽馬射線等新聞。

回到頁首發表意見